人参栽培技术
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
1、形态特征: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,多年生草本;主根肉质,圆柱形或纺锤形,须根细长;根状茎(芦头)短,上有茎痕(芦碗)和芽苞;茎单生,直立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尖锯齿,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。伞形花序**生,花小;花菩钟形,具5齿;花瓣5,淡黄绿色;.雄蕊5,花丝短,花药球形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1,柱头2裂。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,成熟时鲜红色;种子2个,扁圆形,黄白色。
2、生长习性:喜寒冷、湿润气候,忌强光直射,抗寒力强。种子可阴干贮藏,种胚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;前者要求20-10℃变温,后者需要2-4℃低温,需时各为3-4个月,没有完成后熟的种子不能发芽。对土壤要求严格,宜在富含**质,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、腐殖质壤土栽培,忌连作。
种植区域
我国人参主要产区在东部地区的东南部至东北部山区和半山区,南起辽宁省宽甸县,北至黑龙江勃利县一带,中心主产区为吉林省抚松县、长白县,被誉为“中国人参之乡”。
栽培技术要点
1、选地与整地 :选柞树、椴树或混交林地,含**质丰富的腐殖土做参床,在栽参的**年进行多次耕翻晾晒,清除残根杂物,使**质充分腐熟,土壤疏松,排水良好。选地势高平无低洼积水地做参床。
2、土壤消毒:在土地休闲整地期间,于播种前或移栽前,可采用物理的、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处理土壤,减少和杀灭土壤中的病原物。土壤消毒是预防土传病害的主要途径。在播种移栽前,每平方米用多菌灵25克或绿亨一号1克对水喷施于土壤中,春播、春栽时每平方米可用宝福斯5克处理土壤。
人参出苗前都要进行床面消毒。可用多宁600倍液浇灌或用宝福斯500倍液浇灌,使表土湿润到干、湿土交接处,包括作业道等都要进行全面消毒。出苗50%时,用宝福斯500倍液、或多菌灵500倍液、或绿亨一号3 000倍液浇灌床面。
3、种子和种苗消毒:人参种子催芽前或播种前,应进行药剂消毒。播种前每千克种子用宝福斯(春播)30g拌种,亦可用500倍多菌灵或代森锰锌浸种、浸苗(芦头以下部位)10~15分钟,晾干表皮水分即可;还可用2.5%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ml对水50ml拌2.5kg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处理。
4、移栽 :必须选用无病参苗移栽,因此,起参苗时要注意防止伤根,运参苗时间不宜过长。要严格选用无病健壮参苗,剔除病苗。移栽前要经药液浸根,消灭参根表面病菌。
5、施肥:多施**肥,少施或不施化肥。施肥以基肥为主,追肥为辅。基肥要早施,使之粪土融合。追肥要适时,注意肥水**。**肥如腐熟的落叶、绿肥、饼肥及草木灰等。**肥必须充分腐熟,较好施用隔年粪,未经充分腐熟的粪肥坚决不施,以防止烧须或烂根。更不要随意往根侧或根外追施无机化肥,包括磷肥在内。若追施不当,易发生肥害。
6.遮阴:参床采用单透光栅要防止漏雨,双透棚要用落叶覆盖床面。应合理采光,帘子空隙不能**过1cm,入伏后多雨高温时,要注意防雨调光。参棚帘子破碎不平或下移,要及时维修和调整,并做到适时扶苗、挂面帘或插花,防止人参黑斑病和疫病发生。
7、除草:要及时铲除参床上、作业道和参田四周的杂草,使参床通风透光好,参株生长茁壮,消灭病菌来源,提高参株的抗病能力,减少病害传播发病。
8.防旱和防涝:遇天气高温干旱时,要及时灌水,实行渗灌和开沟灌,开沟灌时待水渗下去后要适时覆土。适时灌溉可避免或减轻参根烧须。
雨季到来前要做好排水准备,及时挖好作业道的排水沟。叠好参田坡上或四周的拦水坝,避免参床过水或作业道积水,可防止或减轻根病的发生。
搞好田间卫生:从春季开始随时注意检查参床,一旦出现发病的中心病株,应立即拔除销毁,在其周围喷洒农药,防止病害蔓延。当人参植株上出现病叶、病种子、病茎及病株时,应随时拔除深埋或烧毁。秋季人参枝叶枯萎时,在上防寒土之前,要彻底清除参床上的枯枝病叶,集中深埋或烧毁,不得随处乱丢乱放,以减少*2年的侵染来源。
10、药剂防治:在防病用药时,应特别慎重,不能随意用药,更不能随便加大浓度。一定要掌握不同药剂的施用方法和条件,严防发生药害。如波尔多液在人参出苗初期,天气高温干旱时不宜喷施;在农药混配喷施时,一定要严格按照农药混配表要求进行,严禁随意混配喷洒,否则发生药害后患无穷。总之,药剂防治时,要做到适时早施,认真细施,合理勤施,科学轮换和混配,雨后补喷,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施药防病的目的。
11、防冻:秋季要适时上好防寒土,特别是秋季新栽参床,防寒士要均匀,贴严畦帮。风口处要架设防风障,避免发生冻害。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栽参,较好将秋栽改为春栽,春栽可防止冻害,有利于提高出苗率。做好防寒工作,防止人参根部遭受冻害,可明显地减轻翌年春季根病发生为害。
12、做好床面消毒:早春要适时撤掉防寒土,提高地温,促进出苗,同时对床面、作业道、参棚立柱喷洒1%硫酸铜液,进行全面彻底消毒,减少侵染菌源。
常见病虫害及其表现症状
人参病虫害较多,已知有40多种病害,虫害害严重,应注意综合防治。,病害主要有斑枯病、立枯病、锈腐病、、猝倒病、黑斑病、疫病、根腐病、菌核病、灰霉病、白粉病等,虫害主要有蛴螬、蝼蛄、地老虎。金针虫等。
1、斑枯病:主要为害叶片。叶上病斑近圆形至多角形,黄褐色,*稍浅,后期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,入秋病部长出黑色小粒点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。
2、 锈腐病菌可侵染各年生的参根、茎和芽孢等部位,发病初期参根表皮出现黄锈色小斑点,由浅入深,逐渐扩大汇合,最后病斑呈近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锈色,边缘稍隆起,*略凹陷,与健康部位界限分明。严重时病斑可连成一片,甚至扩及全根,深入内部组织导致干腐。受害轻者参根上除形成锈斑外,须根烂光,重者侧根乃至全根烂掉,仅剩部分烂根残皮。
3、猝倒病也是人参苗期的一种病害,发生普遍,分布较广,严重时可使参苗成片倒伏死亡。主要为害2年生以内的人参幼苗,使表土以下的茎变褐软化,地上部植株猝倒。肉眼不易与立枯病相区别。
4、黑斑病能侵染人参全株各部位,其中以叶、茎、果实和果柄受害严重。
叶上病斑多发生于叶尖、叶缘或叶片中部。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,直径3~15mm。初呈黄褐色,水浸状,后变褐色,病斑中心色淡,病斑外缘处有轮纹状。干燥后较易破裂。遇阴雨潮湿天气病斑*扩展,常互相汇合致使叶片枯死。
茎、叶柄和花梗、果柄上病斑,初呈椭圆形,淡黄色条斑,后逐渐延长形成长条斑,褐色凹陷,上生黑色霉状物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发病严重时植株折垂倒伏,病株上部干枯凋萎,引起“倒秸子”,花序枯死,果实和籽粒干瘪,形成“吊干籽”。
5、疫病主要为害地上部,也能侵染参根。被害植株初在嫩茎或叶柄上生褐色、水浸状、无边缘的病斑。空气湿度大时病斑*扩展,病斑上生少许白色霉状物,即病菌的孢囊梗及游动孢子囊。病部最后软化,叶片萎垂,病株折倒死亡。叶片感病时上生暗绿色水浸状大圆斑,*扩展到整个叶面,致使叶片萎蔫。 参根被害时,病部黄褐色,水浸状,逐渐扩展软化腐烂,淌水溃烂,根皮很易剥离、脱皮,并散发出腥臭味,后期烂根外部生白色菌丝,并与土粒黏在一起。这类病根常混杂有细菌或镰孢菌等复合侵染,很难与细菌性软腐病或根腐病相区别。
6、根腐病:一般3年生以上的人参被害较重。参苗发病时,根和地下茎呈红褐色,表现立枯症状,最后萎蔫枯死。随着参龄增长发病愈重。被害参根的芦头、主根、支根及须根均可被害。根上病斑圆形,不规则形,淡黄褐色,最后变黑褐色,病斑逐渐扩大,直径3~8mm。干燥的病斑稍凹陷,往往与柱孢菌和软腐细菌复合侵染,导致全根腐烂。
7、菌核病:菌核病从早春人参出苗前后开始发病,6月以后很少发生。多侵染为害3年生以上的参根。初侵染参根的根冠处,后扩展到整个参根。该病早期很难识别,地上部几乎与健株一样,待植株表现出萎蔫症状时,则地下的参根已腐烂变软,用手捏时很*破碎。参根表皮初生少量白色棉毛状菌丝体,后变成黑色,不规则形的鼠粪状菌核,大小为1~5mm×1.5~2mm。为害严重时,参根内部腐烂仅剩下外皮,烂根的空腔内则长有少量的黑色菌核。
8、灰霉病:灰霉病菌侵染人参的叶、茎和芽孢,被害叶上病斑呈水浸状,绿黄色。茎上病斑褐色,随病斑扩展致使茎叶萎缩枯死。病菌从摘断的花梗处侵染引起发病,也能从叶柄基部侵染发病,致使叶片枯死,并在地面交界处的茎基部发病部位形成黑色小菌核。在人参休眠期可造成参根、芽孢和芦头腐烂,也可引起参苗猝倒病,病斑表面密生灰色的霉状物。
9、白粉病:为害人参和西洋参的叶片、果梗和果实,以果实为害严重,幼嫩果实较易感病。被害果面布满白色粉状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,致使不能开花结果,后枯死脱落。绿果和红果发病后,初呈乳白色褪绿斑,后表面密生白粉状菌丛,果实先僵化,后变黑枯死,不能成熟。果梗发病后,皱缩畸形,最后枯死脱落。叶片表面初生淡黄色,不规则形斑点,后密生白色菌丛,后期白粉状菌丛消失,但叶片并不脱落。嫩茎上发病,出现不规则的淡紫色病斑,上生白色粉状菌丛,病果后期表面散生或聚生黑色小粒点,是病菌的有性阶段的闭囊壳。
10、幼虫为害人参根部,把参根咬成缺刻和孔网状,也可为害接近地面的嫩茎;严重时,参苗枯萎死亡。有些种类除幼虫为害外,成虫也会蛀食人参叶片,咬成缺刻状,影响人参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的正常生长。
11、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,特别是刚发芽的种子,也咬食人参的嫩茎、主根和根茎,将根部咬成乱麻状,使植株萎凋而死。在表土层穿行时,形成很多隧道,使幼苗和土壤分离,失水于枯而死。
12、地老虎:多食性害虫,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。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,使整株死亡,造成缺苗断垄。
13、金针虫主要为害人参地下部分的根茎,一般从参根到地表10cm这个层次,绝大多数在5~8cm处为害。1年、2年生参苗被害时,幼茎仅剩纤维和表皮部分,被食成丝状,造成幼苗倒伏或将地上部的茎叶拉至地表,上部茎叶逐渐萎蔫死亡。2年生以上人参由于植株高大,参根较粗壮,对金针虫的耐害性较强。为害时,多数金针虫蛀入人参茎中取食,轻者造成缺刻,重者成丝状;茎受害轻者,植株茎叶逐渐失绿发黄,早期脱叶,重者参茎折断,茎叶萎蔫死亡。较少部分金针虫蛀食人参的主根,造成虫伤。人参被害后,停止生长,品质变劣,产量下降;重者细菌从伤口侵染,致使参根全部腐烂。
五、**方案
六、亩产值和成本
一般人参种下之后要等5-6年才有产品,6年水参亩产量在800公斤左右,人参的收购价格在90元左右
人参种植怎样做到优质高产
春夏两季是人参病害的高发期。大都是春季染病,夏季发病。这样在人参苗前对病源的控制就尤为重要,对之后病害发生的减少和杜绝有重大意义。对人身的优质高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。文章主要说明人参在春季用药防治病害及使用方法。人参病害的种类、症状、发生规律及周年防治方案
1, 人参猝倒病:
症状:主要危害人参幼苗的茎基部,病部初发时幼茎为水渍状、青褐色,自土表处收缩变软,最后使植株猝倒死亡,死亡植株的茎和叶都发生腐烂,倒苗表面及附近床土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
发生规律:致病菌为腐霉菌,主要通过风、雨和流水传播。较适侵染温度为16 ~20 。在低温、高湿、土壤通气不良,参苗过密,造成人参的发育不良,引起病害的发生,尤其以漏雨参床和湿度大的地块较严重,发病规律与立枯病相似。
2,人参立枯病
症状:病部组织初呈浅黄褐色,呈梭形,会逐渐的凹陷,扩大后病部呈黑褐色环状缢缩,隔断输导组织,致使人参幼苗倒伏死亡,用肉眼可见病茎缠绕白色菌丝粘着土粒。种子受害则导致腐烂,未出土幼苗受害使其不可出土,造成断垄。
发生规律:本病由立枯丝核菌和镰刀菌侵染所致。菌核可在土壤存活3年,*二年春天温度适宜时,病菌萌发侵染植株。人参幼苗出土就会开始发生,以菌丝从伤口或直接侵染幼茎。土壤低温多湿、土质粘重,有利于发病。
3,人参锈腐病
症状:人参锈腐病主要危害人参的参根、芦头和芽苞。病根初步呈现黄褐色的小斑点,逐渐扩大或融合成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的铁锈状黄褐色病斑,边缘隆起,*微陷,病健交接明显。发病轻的参根表皮完好,不深入根肉内部。严重的表皮破坏呈锈斑状,并且深入根肉组织褐色病变。病斑部积聚大量秀粉状物,呈现干腐状或是主根横向烂掉。地上植株矮小,叶部不展,呈红褐色,较终枯萎死亡。
发生规律:绣腐病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土壤和参苗,春季土壤化冻后厚垣孢子发芽,从参根的伤口处侵入,危害地下各部器官。1—5年生参根的内部普遍带有潜伏侵染的绣腐病菌,带菌率会随着根龄的增长而提高。土壤黏重、板结、积水、酸性土壤及土壤肥力不足会使参根生长不良,利于绣腐病的发生
4,人参菌核病
症状:病部初时呈现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产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,内部呈软腐状态,以后形成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粒,这是菌核。后期根内部组织腐败,消失殆尽,只剩下外皮,烂根的空腔内则长少许不规则的黑褐色菌核。本病蔓延较为*,很难早期识别,前期地上部几乎与植株一样,待植株表现萎蔫等症状时,参根已溃烂不堪。危害较为严重,一旦发生可使整床的参根烂掉。
发生规律:本病菌为菌核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上和土壤越冬,在早春低温期开始产生菌丝侵入参根。菌核病菌只感染人参地下器官,危害主根、芦头、芽孢,而不会蔓延到植株的地上部分。
具体防治方案:
畦面消毒:播种后、移栽前和早春出土前,使用青枯立克150倍液(100ml兑水30斤)喷洒床面,借雨水使药液均匀渗入土层下,对土壤中立枯病、菌核病、锈腐病和猝倒病等病菌有杀灭作用。
种栽消毒:移栽时使用青枯立克150倍液(100ml兑水30斤)蘸根
关键时期喷雾:A、出苗展叶期;B、叶片完全展开后;C、花期;D、伏雨期,4个关键时期,使用青枯立克50-100ml+沃丰素25ml兑水30斤,定期喷雾,每个时期喷施1-2次,7—10天一次,具体视气候和预期发病情况而定。
注意事项
1. 青枯立克与大蒜油复配时,须先加水后依次稀释(产品原药不能直接混合)。
2.大蒜油苗期慎重使用。
药剂介绍:
《青枯立克》:中药制剂,主治根腐病、立枯病等,双向传导能力强,内含杀菌成分(绿原酸、生物碱等)及营养复壮成分(氨基酸、多糖等),能杀菌、抑菌,调理内循环,提高*力,增强抗病能力,修复伤口,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,同时具有补充营养、辅助生根、提苗快、长势好等作用,连续使用无抗药性,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。
《大蒜油》:高仿类硫醚化合物,真细菌通杀,内吸强(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),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,对粉虱、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。
《沃丰素》:内含氨基酸、腐植酸、多糖、微量元素锌、硼等,补充作物营养,提高光合速率,增强株体*力,增加产量,改善品质。
结束语:人参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诸多环境因素诸如:温度、光照、水、肥等密切相关。对人参病害的防治必须本着“调养结合、预防为主”的原则。以生态学的观点综合考虑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、环境条件以及人参的营养需求,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和获得人参的优质高产。以上防治方案中所用药品皆是中草药提取药剂,具有杀菌广谱、医养结合、营养复壮的效用且无毒**,尤其对化学药剂**不好的病害有着其*特的**机理。对病害的提前预防以及补充人参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有很显着的作用,试验验证按照周年方案使用,人参的产量增收20%左右。且有益于人参来年的种植,使得之后病害不发生或较少发生减少用药次数,获得优质高产!
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