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,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。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较重,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、产量和品质。
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,做到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,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。
农业防治
1.合理轮作。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合理轮作,以降低菌源基数,减轻病害的发生。2.选择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。3.及时摘去老叶病叶,并将老病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,减少再侵染的机率。4.合理施肥,防止偏施氮肥。5.合理灌溉,控制棚内湿度,减轻病害的发生。
发病原因发病与温、湿度关系: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,发病适宜温度15℃~25℃,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℃左右,相对湿度90%以上。如果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、雨、雾、雪等少日照天气,温度低,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,反复浸染,致使该病暴发成灾。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: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,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。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,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。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,偏施氮肥,草莓生长旺盛,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。如适期、适量施氮肥,增施磷钾肥的则发病较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