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茄叶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,大棚主要在盛果期发病。初发病叶背面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浅绿色斑,约有黄豆粒大小,进而病斑颜色变浅或稍发黄,上面长出灰色霉状物,最后变成紫褐色,叶正面的病斑呈淡黄绿色。严重时叶霉病也危害茎、花和果实。果实患病后,果蒂附近或果实表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硬化、凹陷的斑块,病果不能食用。
发生原因:夏季高温多雨季节,大棚、温室内通风不良,高温高湿,叶霉病发生严重,减产百分之三十左右;温度20度-22度.空气相对湿度80%以上时发病严重;当肥料不足、植株生长势衰弱或种植密度大、茎叶过于繁茂时,影响通风,都会导致病害发生。
防治技术:①加强棚、室管理。高温多雨季节要加大通风量,昼夜放风。阴雨天不浇水、植株不能过密.注意追肥,防止脱肥和植株早衰。及时摘除底部枯黄老叶,有利通风。
番茄叶霉病、灰霉病识别与防治
番茄叶霉病和灰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两种病害,除危害番茄外,还可危害茄子、辣椒、黄瓜、菜豆、瓠瓜等20多种作物。近期大部分地区会有阴雨天气,需要重点防治这两种高湿病害。今天潍坊奥丰*教你识别防治叶霉病和灰霉病的小技巧。
相同点:都属于真菌性病害
发病条件:多雨、连续阴雨时发病较重。
发病部位:病害叶片发病时叶正、叶背均会产生霉层。
不同点:
危害部位:
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,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,严重时也危害其他部位。
2、症状不同:
叶片危害症状不同:
番茄叶霉病叶片染病多从中、下部叶片开始,向上部叶片发展,并在叶片正面形成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,边缘不明显,叶背面出现灰白色至黑褐色霉层,后期变成紫灰色或深灰色至黑色或黄褐色,严重时叶片干枯、卷曲。叶霉病如下图:
番茄灰霉病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,形成明显的“V”形斑,表面生灰色霉层,潮湿时病斑背面也产生灰色或灰绿色霉层,叶片逐渐枯死;灰霉病如下图:
果实危害症状不同:
番茄叶霉病:果实发病时果蒂附近或果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,硬化凹陷,不能食用。
番茄灰霉病:果实染病青果发病较重,由残花和花托处发病,向果实或果柄扩展。果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,然后变软腐烂,烂果长灰色霉层,果实失水后产生僵果。如下图:
3、发病条件不同:叶霉病是高温高湿病害,灰霉病是低温高湿病害。
4、发病规律不同:
叶霉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,过于密植通风不良,湿度过大,发病严重。在温室、大棚环境,湿度高、光照差,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所以秋大棚比温室发病重,温室比露地发病重。
灰霉病在低温高湿、弱光下易于发病。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。病原菌从伤口、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。番茄蘸花后不易脱落的花瓣、柱头是*感病的部位,致使果实感病软腐。借气流传播和农事操作传带进行再侵染。大水漫灌又遇连阴天是诱发灰霉病的重要因素。密度过大,放风不及时,氮肥过量造成碱性土壤缺钙,生长衰弱时发病重。
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,到是都属于真菌性病害,可采用相同管理措施和药剂防治方法。
农业措施:
保护地棚室要高畦覆地膜栽培,地膜下渗浇小水。必须浇水时,则应在上午进行,且水量要小。有条件的可以考虑采用滴灌措施,节水控湿。加强通风透光,尤其是阴天除要注意控水。及时去除残花残叶和病害部位。注意不要在阴雨天气进行整枝打杈。清除集中烧毁和深埋病枝蔓。经验表明,只要叶片表面没有水膜,不仅仅是灰霉病、叶霉病,其他许多病害的发生机会均会大大降低。
药剂防治:重点抓住移栽前、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时期的用药。
预防方案:
霉止或靓果安30-50ml+大蒜油5-15ml +沃丰素25ml+**硅兑水30斤,定期喷雾。
**方案;
霉止或靓果安70-100ml+大蒜油5-15ml+沃丰素25ml+**硅兑水30斤连喷2-3次,3天喷施1次,病情严重的可复配其它化学药,控制后改为预防。
番茄叶霉病为害症状
主要危害叶片,严重时也危害茎、花和果实,叶片发病,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、边缘不明显的斑点,叶背面出现灰白色霉层,后霉层变为淡褐至深褐色;湿度大时,叶片表面病斑也可长出霉层。病害常由下部叶片先发病,逐渐向上蔓延,发病严重时霉层布满叶背,叶片卷曲,整株叶片呈黄褐色干枯。嫩茎和果柄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,花器发病易脱落。果实发病,果蒂附近或
山东济阳县崔寨番茄叶霉病田间症状
山东济阳县崔寨番茄叶霉病田间症状
果面上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,硬化凹陷,不能食用。
预防方案
霉止50ml+沃丰素25ml+大蒜油15ml+**硅兑水30斤,定期喷雾。
备注:大蒜油苗期使用减半,5-7ml。
**方案
霉止70-100ml+大蒜油15ml+沃丰素25ml+**硅兑水30斤连喷2-3次,3天喷施1次,控制后改为预防。
备注:大蒜油苗期使用减半,5-7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