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病毒(PVS)或马铃薯潜伏花叶病毒(PVS)可引起叶片萎缩,有时无症状,或晚叶出现青铜色和小斑点枯萎,可通过枝叶摩擦传播。S病毒在我国北方马铃薯养殖场中不常见,危害相对较轻,因此在农业生产中的关注度相对较低。主要侵染源为病种块茎。
土豆疮痂病是土豆的一种常见病害,主要为害块茎。开始时在块茎表皮发生褐色斑点,以后逐渐扩大,形成不规则硬质木栓层病斑,表面粗糙,病斑中部下陷,形成疮痂状褐斑,得土豆品质变劣,不易贮藏,让农户很是头疼。今天就给大家讲解土豆疮痂病的防治措施。直接影响土豆品质,让种植户苦恼不已,销售和储藏都是大问题。疮痂病主要是通过土壤和种薯两种途径传播,若防治不当,当年就会形成危害。一旦上病,面积不断扩大,而且长达十年难以根除。
豆生长期的三个防治关键点:
(1)青枯立克300倍喷施定植沟,杀灭土壤中的真细菌;
(2)开花前10天用青枯立克300倍+沃丰素600倍喷雾或浇灌;
(3)开花数量占1/3时候用青枯立克300倍+沃丰素600倍喷雾或浇灌。
若等到谢花后再用药,此时的土豆已经进入膨大期长到鹅蛋大小了,细菌已经侵入,后期防治困难。中草药制剂能够直接杀死潜藏在土豆植株内的真细菌,而且能够将叶面吸收的有效成分传导至根系,杀菌的同时能够营养复壮。土豆长势好,表皮厚实,抗病能力强,不易患疮痂病。
防治措施:
预防: 青枯立克300倍+沃丰素400倍+细截300倍+大蒜油1000倍浇灌或喷雾。
**:青枯立克150倍+沃丰素400倍+细截300倍+大蒜油1000倍+72%农用硫酸链霉素粉剂2000倍浇灌或喷雾,用药2-3次,每次间隔7天。
主要感染源为带毒种薯和蚜虫。枝叶不能传播病毒。病毒传播昆虫的主要媒介是桃蚜、棉蚜和马铃薯蚜。有毒的蚜虫可以长期传播,甚至终生传播,但不能传到下一代。蚜虫传播不远,在植物附近3-4排较易感染。
本文介绍了七种主要的马铃薯病毒机病毒及其危害。